《大明新命记》转载请注明来源:手打小说网shouda5.com
对杨振来说,徐州不仅地处南北要冲,控制徐州等于控制大运河南来北往的关键地段,而且它还离海岸不算太远,往东走陆路到海州附近的海港也就几百里。
要知道,崇祯年间淮安府的海岸线,跟几百年后的海岸线可不一样。
此时的黄河并非从山东注入渤海,而是从徐州境内往东南,经过宿迁,从淮安府的云梯关入海。
这个河道,是明中期大臣潘季驯治理黄河以后确定下来的河道。
此后的三百年间,黄河都是从淮安府东部沿海的云梯关入海,黄河所带来的大量泥沙将苏北地区的海岸线持续往东推进了相当远的距离。
所以崇祯年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海岸线,远不是三四百年以后的海岸线。
当然了,几百里也不近,但是比起登州、莱州这样的地方来说,徐州离海的这个距离,还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徐州往西可以直通中原腹地,往南又可以直接迅速南下江淮,正可谓是北国之锁钥,南国之门户。
对他人来说,这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
但对杨振来说,有了来自海上的支援,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枢纽。
这是他以前想都没敢想的战略宝地,因为他远在辽东半岛,根本无力涉足和经营。
但是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
他很清楚,对于方一藻增设徐州总兵并以郝效忠任之的上书,崇祯皇帝不太可能会反对。
毕竟在中州战乱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徐州的重要战略地位愈发凸显了。
与此同时,督师侯恂南逃了,杨文岳也战死了,孙传庭退守陕西了,丁启睿又被罢官下狱了,凤阳总督马士英的人马主力又在庐州、安庆一带对张献忠严防死守。
眼下整个中州地区,方一藻及其率领的登莱援剿先遣军,已经是为数不多可以直接调动的军事力量了。
如果李自成的流贼大军,接下来从汝宁府掉头北上,过黄河,威逼京师,那么方一藻及其率领的登莱援剿先遣军,就更是唯一可以就近阻遏流贼往北进军的朝廷力量了。
所以,不管崇祯皇帝有多么看不上方一藻,到了这个时候,方一藻的提议,他都一定得听。
当然,除了徐州和郝效忠的事情之外,方光琛也在他的长信中提到了沛县豪杰阎尔梅等人,并建议杨振对阎尔梅加以笼络。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