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日后,叶韫派人送来消息,言那小词已传入皇帝耳中。可等了一阵,囤炭案的事却仍是没什么进展。
秦婉虽说已想得豁达,心里还是难免焦灼。
这般直到六月底,宫里突然发生一件说大不大,说小却也绝对不小的事,意料之外地帮了骆宁一把——太子在御书房侍立听政时,说错了话,惹得皇帝龙颜大怒。
曹国舅这国舅说的就是太子的舅舅。
太子被勒令于东宫自省的三日后,皇帝即下旨宣布了对囤炭案的处理,这件案子因朝堂党争从冬季拖到了盛夏,又因储君毫不相干的一句话迅速尘埃落定。
骆宁查到的那一干相关的大小官员全部被从严问责,韩驸马和其他几位皇亲国戚也都被贬出京城。
最让人意外的是,曹国舅被从同平章事兼集贤殿大学士改任为平章军国重事,明升暗降,直接从实权宰相之职变成了虚职。
皇帝对骆宁的处理也极有意思,既不赏也不罚,王相公和大理卿为骆宁在囤炭案一事上的表功折子石沉大海,曹国舅一派对骆宁的疯狂报复弹劾也不了了之。
但骆宁和秦婉都明白,能保住现在的官位已是极好的结果,骆宁几个月来的夙兴夜寐,秦婉的小词和在信王府受的冷嘲热讽都没白费,悬在两人心里半年之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案子了结受益最大的自然是王谌王相公。本朝向来有置三相的惯例,王谌的昭文相是首相,叶韫父亲叶寒松的史馆相是次相,曹国舅的集贤相是末相。三相中,王谌和曹国舅已争斗多年,而叶寒松为人温厚,不喜党争,乃是皇帝用来平衡二人关系的一步好棋。
如今末相曹国舅暂时被架空,次相叶寒松不争,以下的参知政事和枢密院使或多或少与王谌有些关系,虽不至依附,也不会与他作对,王相公一时大权在握,风光无两。
但已被看做是王谌一派的骆宁和朱士俨,却对这新的朝廷格局并不满意,尤其朱士俨,成了王谌女婿后,对这位岳丈越了解越不喜。
这其中原因有二,一是两人都觉王谌作为宰相,所言所行多是假借国事为自己谋权夺利,真正为朝廷为百姓做的实事却不多,二是王谌在边关战事上,一直是主和派,导致整个朝堂有一大半也都是主和派,而骆宁和朱士俨则都认为不能一味求和。
对边关战事的态度,其实也是骆朱两人与赵珣交好的重要原因,赵珣也是个主战派,并且在与叶韫成亲前,曾在北面战场上历练过两年,颇有战功,也是因此更得皇帝喜爱。
不过现在由于太子被罚和曹国舅被明升暗降一事,赵珣一个受宠的成年皇子,还有军功在身,处境就愈发微妙起来,甚至可以说,王曹党争的高潮之后,朝堂上的敏感之处就变成了太子与信王的关系。
秦婉也问过骆宁此事,当时二人正在书房看书。
骆宁于是非常精准地概括了赵珣的想法:“赵七自己没有那个意思,他这人有护国之心,却无治国之念,就想着有事去带兵征战,没事回来继续当他的富贵王爷。”
秦婉:“……以他的身份,这二者是无可协调的,他自己不知道么?”
骆宁叹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这样的人我不觉得会不知道,装傻罢了,可不装傻还能怎样呢?现在这般,都有一群人围着他想争一争了,他但凡展现出一丁点权谋手段,只怕就要被人强逼着走上那一步了。”
秦婉默了片刻,又问:“叶相公呢?他可有什么动作?”
骆宁:“我没什么机会见到叶相,但从赵七和正之的口风来看,似乎并没有争的意思。”
正之是朱士俨的表字,朱士俨的消息多半是来自王谌,也就是说其他宰执大约也是这么看的。秦婉兀自琢磨片刻:“王妃亦不愿见王爷和她父亲被卷入危险,这么说来,这边倒是态度一致,只要太子那边不多猜忌,应当不至于闹出什么事来。”
骆宁嗯了一声:“就是可惜了赵七的才能,他若只是个普通郡王,也可驰骋疆场,建功立业。”
秦婉亦觉遗憾,赵珣和叶韫似乎都被困住了。
二人关于此事的讨论就此结束,毕竟以骆宁的七品官阶,这等涉及储位之事离他们实在有些远,且无论谁坐在皇位上,将来骆宁想行的事,都不会改变。
眼下他们要做的,就是一步步走稳接下去的路。
-
囤炭案了结,仕途危机过去,也不用日日在衙门加值了,骆宁和秦婉着实过了一阵甜蜜的日子。而后,一个新的小问题出现了——至少对骆宁来说,只是个小问题。
某日,李婆婆拉住了骆宁,告诉他,秦婉偷偷去医馆找大夫了。
骆宁再三询问,秦婉终于说了实话,她是为孩子的事去求医问药。
孩子。
骆宁当然希望他和秦婉能有孩子,但其实他很早就意识到,这也许无法实现。
当年秦婉小产不过半日,就拖着虚弱的身体给沈筠守灵治丧,丧礼结束后,镇上的大夫就说过,她伤了身子,以后怕是极难有孕。后来,秦婉为了让他进余家学堂,和余景澜维持了一年的关系,果然并没有什么事。
算算他们的第一次到现在,也大半年了,且两人频繁得很,骆宁又能弄得极深,也依旧没有动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手打小说网【shouda5.com】第一时间更新《寡嫂》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